第0108章 盐之利(1/ 2)
解决盐井的开采问题,秦王荡又接着前往咸阳城郊的制盐作坊视察。
他真是一刻都不能闲着,累得跟条狗似的,一天只睡不到三个时辰,再这样下去,秦王荡极有可能猝死。但是没办法,盐铁官营之制,容不得丝毫的差错!
任何一个步骤出现困难,秦国所推行的盐铁官营政策都可能夭折。
铁器的问题,秦王荡倒是不怎么担心,就是这食盐,对于秦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毕竟秦国不是齐国、燕国、越国或者魏国,齐、燕、越三国近海,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三国能依靠鱼盐之利赚得盆满钵满。而魏国,其早年便开采出许多的盐池,盐商之多仅次于齐国,秦国百姓过去日常所需的食盐,大多是从魏国进口的!
秦国就比较苦逼,属于内陆地区,对于盐巴,唯一能够利用的就是盐泉、盐井或者盐池,但这些资源是比较少,能让秦国做到自给自足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一万多年前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生活方式从狩猎逐渐转变为农耕,由于粮食中缺少盐,人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茹毛饮血来补充盐,所以人们开始生产食盐。
上古时代产盐大部分依赖于海水或盐泉,内陆地区不靠海,盐泉也少,盐常常需要从行走江南海北的盐商那里获取,只要国家一陷入战乱,商贾不通,内陆地区就很容易缺盐,民不聊生!
食盐,着实是秦国的软肋。
这一回巡视,秦王荡并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的大臣有十人,甘茂、向寿、弥子夏等人都陪同,由此可见,秦国对于这次自己制盐的工作有多么重视。
制盐作坊是由卤水井、卤水沟、各类坑池、大型盐灶、储卤坑和灶棚组成的。
秦王荡巡视了一番,只见盐灶由工作间、烧火坑、火门、椭圆形大型灶室、长条状灶室、烟道、烟筒以及左右储卤坑组成。
椭圆形灶室规模较大,面积近二十平方米。有些盔形器底部粘带草拌泥片,分析灶室上搭设有网架,盔形器成排用草拌泥固定在上面,发掘见到盐灶上还遗留有数件固定在一起的盔形器。
“作坊里面的制盐之法,不知用的是何种工艺?”秦王荡垂询道。
陪同在一边的制盐作坊的主事人回答道:“大王,我们制盐作坊用的是煎盐法!”
“煎盐法?这其中有何门道?”秦王荡来了兴致。
“煎取盐水要经过收集盐料、淋卤和煎炼等几个工序。制盐之法甚多,就臣所知道的,除了煎盐法之外,还有日晒法、海水制卤之法等,但这些方法显然不适用于咱们秦国的盐泉、盐井所开采出来的盐水。”
秦王荡微微颔首道:“是啊。这制盐之法寡人亦是略知一二,海盐开发很早,最初的生产方法便是煎制,可谓之煮海为盐!据说夙沙部落已经懂得海水制卤之法,得浓卤之后再煎煮成盐。”
“只可惜,咱们秦国只有盐泉、盐井,还有少许的盐池,其余日晒法、海水制卤之法等较为先进的制盐之法不能运用。不然咱们秦国的盐产一定更多,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是远销中原,远销漠北,远销西域都不是不可想象之事啊!”
秦王荡又跟群臣说道:“诸位,你们知道食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随行的大臣都面面相觑,竖起耳朵,聆听秦王荡的训示。
后者慨然道:“河东盐湖,名扬天下。昔日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河东之地建立自己的都城,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这些都城都建在盐池附近!后来的夏朝和商朝都对晋南保持有浓厚兴趣,此乃盐之利也。”
“河东盐池之地,大河绕于前,群山阻于后,山谷盘错,沮洳泻卤,并不适宜农耕,但为何据有河东盐池者,往往能成为天下霸主之国?”
闻言,右丞相甘茂答道:“大王所言极是。盐之利何止数倍?食盐,便如米粟一般,人不食之便浑身乏力。天下盐池甚多,其中以河东盐池最富盛名!昔日诸侯争霸,晋国在晋文公时能脱颖而出成为霸主,恐怕与拥有池盐之利不无关系。”
“是啊。”秦王荡点头道:“晋地因有盐池,所以国利君乐。晋国因盐而强盛,有盐池之利,所以能独霸中原几百年之久。而魏国承继河东盐池,善加利用,亦有百年之霸业!由此可见,食盐之利也。”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