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1/ 2)
眼下关西之地百废待兴,因为缺乏铸币的铜,所以郭鹏让曹仁负责此事,在关西之地到处搜寻董卓所铸的小钱。
还真别说,战乱之后董卓所铸的那数量极为庞大的小钱被人们视为废物,经常大批量的丢弃,于是往往被成堆成堆的发现。
曹仁如获至宝,立刻将之大量发掘,装车,运到邺城去交给郭鹏。
这样,郭鹏才算是的到了足够铸币的铜,没有因为骤然拓地千里而造成通货紧缩。
钱不值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钱太值钱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前者让人民挥着钞票买不到东西,穷的只剩钱,后者让人民捏着钱不愿意出去消费,穷的只剩钱。
所以,作为中央政府的掌控者,在经济这一块儿,郭鹏必须要小心翼翼的操持着,制定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候不能贸贸然拍脑瓜。
至少就眼下来说,什么银行纸币之类的都是多余的。
那些玩意儿是社会彻底安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才需要用的东西。
而现在这种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连纸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考虑这些未免有些自作多情。
只要能铸造出合格的五铢钱,并且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不外放地方,郭鹏就能身在邺城掌控全国。
就眼下来说,因为郭鹏所铸造的五铢钱质量好,足额足量,不短缺重量,而且外形精美,且使用者甚众,所以凉州、辽东、荆益扬三州和更远的交州都通过和中原经商使用郭魏政权的标准五铢钱。
他们内部的私铸钱币也因此而减少了流通,虽然不至于完全断绝,但是也是少了很多。
话虽如此,郭鹏也没有想过玩货币战争之类的手法来打击这些地方势力,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时代货币并非不可或缺,惹急了,大家分分钟把货币废了以物易物。
绢布、粮食和铁器都可以被当作货币来使用。
三国鼎立之后,三个政权面临各自的经济困局,都曾经使用过超发货币的手段,比如后来孙十万捣鼓出来的大泉系列,还有刘备使用过的直百钱。
这些应急手段都曾经发挥过一定的功效,但是东汉末年,中央权威衰落而地方势力强大,以士族、豪强为代表的民众才是天下的主人,中央政府不是。
当政者想要通过超发货币来割韭菜,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中央政府的信誉一旦破产,广有土地财产的民众们就敢用以物易物和私铸钱币来对抗中央政府,让中央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点,搞出了大泉当千系列的孙十万可以亲自担任人证,并且提供物证。
这年头玩经济战争需要用实物来搞,而不是货币,郭鹏使用五铢钱,只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经济秩序,缓缓恢复战争的创伤。
不过因为缺铜,郭鹏对江东和益州就更加渴望了,这两地方产铜很多,得到这两块地盘,就能得到大量的铜,缓解他现在缺铜的问题。
所以眼下,曹仁的任务还是非常重大的,他承担起了郭魏政权铸币所需要的铜的一部分来源,压力山大。
成公英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长安,求见曹仁。
这个时候,是建安元年的四月份,曹仁正因为部下们在坞旧址一带挖掘出了数以亿计的董卓小钱而感到十分高兴的时候,成公英就来了。
曹仁被郭鹏托付了总管关中军政的权力,位高权重,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他却愈发的谨小慎微,做事没有丝毫张狂,反而越发的低调,生怕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被郭鹏责罚。
他是打心眼儿里敬畏郭鹏,同时也知道自己作为郭鹏以下魏军的第二号人物是一个多么扎眼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自己不能有丝毫的错误,很多事情宁可不做,都不要做错。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郭鹏明确告诉他,该做的时候就要做,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那就是关于凉州的事情。
郭鹏在建安元年元月初册封马腾为凉州刺史之后,就派密探带信给他,告诉他自己这一手必然让凉州发生内乱,有很大的可能让韩遂迫不得已向他求救,到时候,曹仁不能不动。
一定要抓住机遇,让韩遂配合他,把陇坻拿下,打破凉州的屏障,进而吞并凉州,消灭凉州大小军阀,彻底占据凉州,解除北方最大的威胁。
然后,就可以全力南下了。
所以当曹仁知道韩遂的心腹亲信成公英前来拜见他的时候,顿时心跳加速,他意识到,可能机会已经来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