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架空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第六章 进击的刘永(二)

第六章 进击的刘永(二)(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恕臣冒犯……陛下从未到过扶南,怎么会知道世上有此稻种?”杜祯心里很奇怪。

“嗯……朕实话告诉你,昨夜朕梦于烈祖昭烈皇帝,皇父遥指南方对朕说:‘小子永!扶南、真腊有稻曰占城,耐旱,不择地而生,早熟。汝遣使取之,飨食万民,葆尔国祚!’”刘永一脸真诚的注视杜祯,像似讲出了心中最大的秘密。

杜祯表示…………

“所以朕也不敢确定扶南、真腊是否存在占城稻,然万一有的话,对于蜀中百姓无疑是一大幸事。然而没有的话恐伤先帝之明。是故杜祯你此次出使,名义上是替朕抚慰南中、扶南,访寻稻种之事需得暗中进行。”

“文然,君其敢乎?”刘永表情凝重,音量也提高几分。

好吧……虽然对于刘永所讲不是很感冒……但这毕竟是刘永位居九五之后交予自己第一份使命……姑且听之任之,就当公费旅游一番吧。

“臣……领命。”

唉……抬出自己父亲刘备出来,刘永也是无奈之举,他总不能直接对杜祯讲——哥来至一千九百年后,哥当然知道有占城稻这种好好东东啦……

虽然自己刚才的话也有点经不起推敲和考量,但至少比如实告之强吧,毕竟这还是个满天神佛,遍地鬼魅的年代。而且,刘永也没有时间来编织一个更合理和没有缺漏的借口,来派人去寻找占城稻啦。

因为,原来历史上诸葛亮明年就会上《出师表》出师北伐,现在虽然因为皇位更迭的原故可能缓上一缓,但无非也就是一两年时间而已。

而粮食对于北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翻开史书,历史上诸葛亮的北伐:

建兴五年,率师北上汉中,临发,上《出师表》。六年春,出其不意攻祁山,魏三郡响应,关中响震,后马谡失街亭,亮拔西县千余家还。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建兴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可以看出,较大的几次北伐,军粮不足一直是困扰汉军的大问题。而占城稻,耐旱,高产,适应性强,早熟。能极大缓解汉军北伐的粮食缺乏。

况且,有了占城稻这个大杀器,刘永也能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化解政治上的尴尬。毕竟无论哪个时代,什么的样身份,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中,唯有拿得出成绩,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和实惠的人才能赚取声望,才能居于领到地位!

所以……然后尚书令陈震手中便有了这样一份“诏书”,准确地讲是一封并不完整的诏书,因为……它还没有用印。

皇帝诏命:

昔丞相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扶和夷狄,宣广汉室之威德。惟仰皇宗皇祖之英明,朕初即大宝,既朕不明,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四方之外不安其身,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不能远达也。昔者累年南中诸夷暴乱,残杀边民官吏,或重朕之德薄。今以尚书郎祯为天使,持节抚慰南中及其以南,使边臣兵吏听谕朕意,使远方胡夷称闻圣命。远方详安,始于今年!

——建兴四年,夏六月诏

接到这样一份“诏书”,陈震看了默不作声,将诏书交由费祎、郭攸之和董允传阅,四人看毕相顾无言,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一丝异样,有吃惊、有不满……有期待。

皇帝下诏,并非脑残历史剧中皇帝说什么什么就成定局,诏书是神圣的命令性文件,有它固定的章程和格式。在三国,什么开口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是明清的事情好吧,而且即便是明清,正确断句也因该是这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所以说脑残历史剧……呵呵。

这个时代皇帝下诏一般由尚书郎起草,尚书令史缮写,然后由尚书仆射、尚书令联合审核,然后再一起校对一遍,确保文字无误,才递交皇帝审核批准。批准后,重新缮写一份,用皇帝玺印和尚书令印共同封印下发。

而显然,刘永拟诏并未使用作为秘书机构的尚书台,这对于皇帝的近侍官们来讲无疑是一个很不妙的信号——皇帝并不信任他的秘书们!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朕的大秦不可能亡木叶舞蹈家重生之时代霸主柯南世界的次元通灵人鹰掠九天海贼之型王迦勒底活在崩坏世界万剑破重生三国当皇帝大魏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