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破敌之议(1/ 2)
中堂,赵桓与闻焕章相谈甚欢,两人仿佛如多年未见的密友,说起天下大事来滔滔不绝。
“若是高俅肯遵从圣旨招安,现在梁山上下早就归顺了,哪里还有上一场大败?不过这也是上天赐给太子殿下的机遇,童贯高俅之流视梁山上下如洪水猛兽,以闻某所观其中多数都是英雄豪杰,只有少部分顽劣之人,太子殿下只要示之以诚,梁山必会诚心归降!”
闻焕章现在想起高俅和王瑾在圣旨上做文章,以致梁山上下当面撕破脸,还有些怒其不争的意思。以他所见,宋江此人还是心向朝廷的,这与赵桓所知的水浒宋江也基本一致。
有些阴谋论说宋江并不是真忠义,而是一个心口不一的小人,他把梁山上下所有人当成了进阶之资,这种说法赵桓是不大赞同的。
一个人,即便他再如何善于伪装,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更不可能长期瞒过所有人;后世的那些间谍伪装的那么厉害,不还是经常被人发现吗?
再者说,从系统给他神语大礼包可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低魔世界,虽然不见神仙妖魔,但也不能就此否认他们不存在,这么说来九天玄女见宋江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宋江是一个妖邪小人,怎么会有神仙眷顾?
赵桓猜测,后人在观看水浒传时,是因为痛恨朝廷昏暗所以把立场放在水浒诸雄一边,才如此非议宋江;倘若是站在朝廷一边、站在这个世界绝大多数想要安乐的百姓这一边,未必有多少人真愿意梁山诸雄一直造反。
所以,在赵桓没有见到宋江之前,他不会在心里面直接对宋江“判死刑”。
当然,这并不代表赵桓就放弃了武力。
征服的最好方式,就是恩威并用;独恩则易因不足而生怨,独威则易因不平而生忿。
打还是要打,招降还要招降,就看两者怎么结合。
赵桓对闻焕章道:“梁山是要招降,但朝廷四战皆败,两次招安也都失利,如果我一来就招安,恐怕梁山众人会把朝廷看轻,所以我打算逼降,先威而后恩,先生以为如何?”
闻焕章赞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根据我近些日子对梁山人的了解,刨除一些人对朝廷奸臣的仇恨,至少有六七成是心向朝廷的,也就只有三四成是甘心落草为寇。但这些人义气深重,他们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所以即便只有三四成反对投靠朝廷,那整个梁山也不会轻易顺服,必须要打疼了这三四成人,让他们对朝廷心存畏惧,才能顺利的招安!否则即便是勉强投靠朝廷,这三四成人心里面也会不服不忿!”
“不过,以我所见,梁山上的这些人虽是草寇但不惧生死,作战的时候单单那气势就让朝廷官兵望而生畏,想以朝廷官兵正面作战获胜恐怕不大容易,而倘若用一些机巧则又落了下乘,那只有用阵法、谋略、特殊战法之类才能成功!”
闻焕章说完,皱着眉头开始低头沉思。
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胜战之法,单单是这一番见解,就让赵桓对闻焕章刮目相看。
这个教了30年书的教书先生,不曾领过一兵一卒,也不曾打过任何一场仗,仅仅凭着自己的才识就能在战略层面圈定胜利,实属不世之才。
自己得闻焕章,果然是得了一大宝!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