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野

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野(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许多年前,新野便已经成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但多年来,新野的规模并没有扩大。

一是因为各种因素,汉代撑不起更大的城池了。

二是关家的势力已经向西方扩散,核心已经不是新野了。

但是新野的繁荣,却也是与日俱增的。糜氏酒自不必提,东南西北的商人汇聚在新野。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糜氏酒的热度缓缓下降了。因为这个酒真的很贵,便是再爱喝酒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喝。

但是糜氏酒的销量,还是比较平稳的。因为市场在扩大,如今糜氏酒不仅远销东南亚,乃至于远走丝绸之路,卖去了更西方的地方。

其次便是布了,许多北方的商人会经过新野,再南下布乡,购买了房陵出产的绢布,返回北方去。

有特产便有人气,这两种特产商品,使得新野成为了南方的一个商业活动的重要中转站。

关家在城中设立集市,引导大宗商品交易,从而赚取税收,也是不小的收入。

新野啊,新野。

日升便有人声喧嚣,日落方止。天下第一等的繁华城池。而新野这个地方不仅繁荣,还很大。

在新野建造之处,刘备的理念便是可以囤积诸多的粮食,二年陈粮,一年陈粮,新粮,积谷可以供给二十万军民勉强吃用三年。

物资堆积如山。

布,盐,衣食住行不必多提。铁甲,皮甲,弓,弩,箭,各种兵器,各种仓库堆积如山,都派有兵马驻守。

以防止有人在城中放火。

城池很大,有很多控制的排房,关键时刻可以迁徙城外的百姓入驻。在城墙上设置木质的箭塔,城门设置翁城,城外有护城河,城门处设置有吊桥,鹿角。

关家在城中有许多大将,关羽本人,赵云,张飞,甘宁,魏延,陈到,各自训练精兵,兵马披铁甲率逐年增加。

城外的百姓,在冬天的时候,还有组织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有些天赋异禀的女子,还可以开弓射箭。

城中为了应对战争,也囤积了许多草药,羊肠线,酒精等等医疗物资。

这是一座武装到牙齿的雄城。

曹操先扫平北方袁氏,以立下曹氏的根基,这当然也很合理。但是关家也不是举步不前,而是趁着冬天来临之前,不停的吃,不停的发育,终于到了现在几乎可以称为变态的地步。

为了发育,甚至新野,房陵的财政经常不足啊,钱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关家父子给花完了。

所以关羽,还有赵云,陈到,魏延,张飞等人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正所谓“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

主公与大将们如此清苦,也影响到了甘宁这个奢侈的家伙,多少收敛了一些。

正所谓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无敌矣。

而现在关家在新野的武将,不仅不怕死,而且不贪财,谁能攻取新野?

正所谓赵氏守晋阳,势穷势困,民无背叛,守备一年有余。关家现在在新野得民心,积累物资,远超过当年晋阳。

而且外有援兵,并非孤城。

岂能曰,不能守?

是以关平曰“守”,更发令命汉中,房陵精选民壮,随时增援。而武都,阴平二郡新近归附,却也是调度粮食,以做支援。

此刻关羽在新野又如何呢?

当曹操挖出玄武池训练水军的消息传到新野的时候,从北方来的商人便少了,南方的商人也少了许多。

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而已。

关羽一时间没有大的举动,只是派遣了简雍去汉中,通知那能干的过分的臭儿子而已。

这日,阳光娇媚。关羽本人却带着周仓,张飞等步骑数百人来到城外,视察农田。

新野之民归附关家,因而百姓沿路跪迎。关羽来到了一处农田前,请了跪在路上的一户人家起来,并好声询问了今年的稻谷长势。

关老爷对士人并不敬爱,纵然最近几年脾气改了不少,但也依旧如此。但对庶民卒伍却非常好。

和颜悦色,比对待亲儿子关平的态度好多了。

这户农户当然是诚惶诚恐,但见关羽如此和蔼,便也定下心来,随即回答曰,今年风调雨顺,必然是一个好年景。

关羽闻言却是长叹一声,似有些愤恨。这让农户们十分不解,不知道汉寿侯,为何叹息。

跟在关羽身边的张飞,周仓都很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也都跟着叹了一口气。

关羽巡视了这一片稻田,并与农户们交谈之后,便与张飞,周仓一起上马,回到了城中的汉寿侯府。

关羽已经做了多年的左将军,刘备也已经死去多年了,但是刘备的左将军府还在,关羽的府邸,也还是汉寿侯府。

但关羽的府邸进行了扩建,毕竟关羽的左将军幕府,出入的官吏,人员,也非常多,太狭逼的话,不行。

关羽与张飞,周仓回到汉寿侯府门前,关羽翻身下马,命周仓道:“请殷长史进来。”

“诺。”周仓应诺一声,往去请殷观了。

关羽与张飞二人则一起到达书房坐下,不久后,殷观走了进来,周仓在外边把守。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混在洪武当咸鱼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我岳父是李世民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大明1805诸天大明联盟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干宋
返回顶部